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黄河流域面积92.3%、径流量91.2%、输沙量100%,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里程碑式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最高运用水位275米,设计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1999年10月下闸蓄水,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作为治理开发黄河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既较好地控制了黄河洪水,又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运用调水调沙,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利用水库强大的调蓄功能,向下游供水。(资料图片)迎难而上,创造多项国际领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小浪底的黄河水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浑浊。工作人员介绍,黄河一路自西奔腾而来,在小浪底被大坝拦截后,水中的黄沙渐渐沉淀下去,故而清澈。
小浪底工程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建造之初,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因其规模宏大,地质情况复杂,水沙条件特殊,技术难题多,运用要求严格,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面对巨大挑战,小浪底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相继开展了400多项科学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11年艰苦卓绝建设和9年安全运行,小浪底工程相继完成了各专项验收、竣工初步验收和竣工技术预验收。
据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原副局长王咸儒介绍,小浪底工程设计建造了当时国内最深的混凝土防渗墙,中国当时最高、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坝,世界坝工史上罕见的复杂进水塔群,世界坝工史上最密集的大断面洞室群,世界上最大的多级孔板消能泄洪洞,世界坝工史上最大的消能水垫塘,总体设计施工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随着集中控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已基本实现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西霞院反调节水库遥控、遥调、遥测、遥信和遥视的管理功能,两库联合调度为小浪底枢纽充分发挥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标准提高,防洪防凌效益显著
坐落在晋陕峡谷出口处的小浪底水库,就像一个大“水盆”,既可以拦蓄上游洪水,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又可以利用水库蓄水人工制造洪峰,减轻水库淤积,冲刷下游河道。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水库减灾效果突出,多次实施洪峰调节,有效保护了黄河下游安全。”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利新介绍,受小浪底防凌调度和出库水温增加的影响,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未封冻年份由14%增加至33%,年均封河长度由254千米减少至114千米。封河、开河过渡平稳,未发生较严重的凌汛灾害。同时还解决了河南、山东总计1866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小浪底工程的建成运营,不仅改善了小浪底库区和下游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实现黄河下游不断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黄河水沙调控“龙头”,小浪底调水调沙的作用巨大。截至目前,小浪底8次调水调沙,5亿多吨泥沙被冲入大海,下游主河槽最小平滩流量由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过洪能力明显提高,可使下游河道20年至25年不淤高,“二级悬”形势开始缓解。此外,小浪底水电站作为河南电网的主要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站,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有效缓解了河南电网供电紧张局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小浪底工程还彻底消除黄河下游断流的不利局面,提高了生态环境需水保障程度。通过实施水量统一管理与调度,到2019年8月12日,黄河下游已连续20年未发生断流,下游关键断面年最枯日径流量、月径流量均显著回升。同时,功能性断流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需水年份保证率从31%提升至47%,非汛期生态环境需水年份保证率从46%提升至82%。
绿色先行,生态治黄日益突出
九曲栈桥九曲长,黄河故道荷花香。炎炎夏日,风景美、生态佳的小浪底成了避暑胜地。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栋说,“现在的小浪底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有雕塑广场、花架长廊,来这里可以听滔滔水响,闻阵阵花香”。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和李先生一样,忘却了这里原本是一座处于黄河关键部位的特大型水利枢纽,是一处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性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工程建成后,继续发扬小浪底精神、拓展小浪底文化,积极打造‘小浪底’品牌文化。”河南济源市小浪底风景管理局副局长党伟介绍说,通过“绿色理念”的提升,小浪底建管局把近1亿立方米挖填量的“愚公移山”工程,建设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和“国家AAAA级风景区”,“小浪底建设者不仅仅建设起一座现代化水利枢纽,更是树立起一座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精神丰碑”。
据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后,下游水沙条件趋于稳定,有效保护了生物栖息地,使底栖动物的栖息地更加稳定和多样。同时,水库蓄水后,库区年均降水量增加91毫米,库区及周边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此外,小浪底水库蓄水为库区周边提供了良好引水条件。目前库区内已建、在建及规划取水口7个,全部完工后年取水量可达12亿立方米。
随着治黄理念由“控制洪水”转变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小浪底工程的投入使用,成为这一“生态治黄”理念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对下游河段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天津市城市用水、河北白洋淀和大浪淀水库补水、保证利津断面最小生态流量、向出海口河段鱼类提供繁衍用水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同时也提高了下游400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保证,为黄河沿岸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浪底除了实现防洪、减淤的目标,还兼顾了发电和下游供水、灌溉等综合目标,下游的河南、山东连续数年在大旱之年仍获丰收就是明证。小浪底工程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更是一个绿色、环保、生态、民生工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君壁)
来源: 原创